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

全球21個大城 面臨海平面上升威脅 上海

地圖

檢視較大的地圖

全球氣候變遷的徵兆非常清楚:冰河融化、春天提早來臨、氣溫上升。事實上,過去12年中,有11年的氣溫登上了最熱年份排行榜。今年2月,跨國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PCC)的科學家和外交人員在討論之後,發表了大眾期待已久的摘要報告。這份摘要報告認為全球暖化現象「非常顯著」,但卻刪去一篇有關暖化加速的參考文獻。IPCC剔除了引發爭議的內容,更限制資料只能來自期刊論文,結果完成了一份保守的文獻,它有可能低估全球暖化的效應,就跟該小組在2001年發表的報告一樣。

IPCC今年總計會發表四篇報告,由來自154國、超過2000位的科學家合作。已發表的第一份報告只檢驗氣候變遷的科學部份,報告的草稿由科學家撰寫,再由主要撰稿人分出章節,例如氣候變遷的歷史或區域預測等。在草稿階段,政府代表和其他審稿人提出的意見超過三萬則。最後,主要撰稿人和外交官在巴黎齊聚一堂,逐字審閱最後定稿,更改用字(例如用「非常顯著」取代「顯著」),或刪除爭議性的發現。
例如,在沙烏地阿拉伯和中國的反對之下,IPCC報告刪除了這個句子:人類活動對地球熱收支的影響,是太陽活動的五倍。主要撰稿人、英國里茲大學的佛斯特(Piers Forster)說:「比對歷史記錄,太陽現在對地表每平方公尺多輸出0.12瓦特,而人類活動留住的熱,每平方公尺有1.6瓦特。所以,其實影響差異有10倍之多。」
IPCC報告會這麼保守,其實也反應了氣候變遷科學的現況。許多模式採用不同的暖化腳本來預測海平面上升程度,預估結果從18公分到59公分都有。而且,這些模式並未完全把格陵蘭和南極的冰河融化列入計算,這兩個地方的冰都在陸地上,撰寫模式的氣候學家無法把陸冰融化寫成簡單的方程式(例如:多餘的熱量X=融化量Y)。格陵蘭和南極的冰河對海平面的潛在影響,可能比預估的更大。

格陵蘭的冰河正在融化,移動速度也加快了,然而變化卻不是線性的。例如位於格陵蘭東岸的康格隆薩(Kangerdlugssuaq)開始融化之後,冰河的質量降低,就無法推擠冰塊來加快冰塊移入海的速度。另外,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科學家霍華特(Ian Howat)的研究,冰河融化增加的流量,80%發生在一年之內,隨後冰河又回到平衡狀態。賓州大學的冰河學家艾利(Richard Alley)指出:「冰河正在融化,融化程度隨時間增加,目前冰河並不是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但它還是十分重要。」事實上,控制格陵蘭冰河的變數很多。艾利說:「我們正試著研究一頭離我們很遙遠、組成又很複雜的巨獸,這絕不是簡單的事。」

另外一些重要現象,像是導致雷雨的對流胞,發生的尺度則太小了,科學家只能得到近似解。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氣候模式學家齊比亞克(Stephen Zebiak)說:「模式不可能直接計算這些現象,科學家只能嘗試找出對流過程的淨結果。」
全球氣候模式雖然有許多缺陷,但還是越來越可信了。如果以過去100年的氣候參數為輸入值來預測目前的氣候,全球模式的輸出非常符合目前的觀測值。精確的模式,讓科學家對預測未來更有信心;而且,所有的氣候模式都認為,在未來20年內,地球會繼續暖化至少0.4℃。
今年4月,IPCC發表第二份報告,說明全球暖化的影響,包括乾旱、豪雨,或其他劇烈天氣的發生頻率和強度都增加了。第三份報告會在5月發表,內容將討論如何減緩暖化,以及代替化石燃料的新能源。美國對替代能源的態度還不明確,政府投資更多預算研究生質燃料和氫燃料,但是研究再生能源的經費卻減少了。整體來說,現在美國投資在新能源上的研究經費,比1970年代還低。

艾利說:「有些學生認為,目前支助能源和全球暖化的研究經費不穩定,因此他們對投身研究還有顧慮。」即使語帶保留,IPCC報告的結果也證明了,我們非常需要研究替代能源,以及全球暖化的對策

資料來源:
http://tingspace.com/blog/index.php?action=printpage;topic=2237.0

綠色紐西蘭更環保10年內停建火力發電廠

地圖

檢視較大的地圖
特色
高爾與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是10月12日的頭條大事。但就能源、溫室氣體和氣候變遷來說,另一條重量級的新聞,卻來自距離挪威諾貝爾獎總部半個地球之外的紐西蘭。
紐西蘭政府制定了一項能源新策略:在未來10年內禁止興建新火力發電廠。
雖然還沒有正式立法,但紐西蘭的立法委員們肯定會在未來數月高度關注這項能源策略。紐西蘭首相克拉克(Helen Clark)表示,「紐西蘭能源戰略將把我們國家推向一條雄心勃勃但確實可行的道路,以追求更永續且確保能源安全的未來。」
除了限制建造傳統發電廠,另一個大膽的目標是,在2025 年以前將可再生資源的發電比例提高到90%,而目前是低於70%。不止如此,新法令將確保在2015 年之前,進口汽車不論新舊都要比現在省油25%。這項政策預期將刺激柴油銷售。
2040年之前,運輸導致的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也要減半。紐西蘭能源部長帕克(David Parker)表示,可再生能源中生質燃料的使用將持續成長,紐西蘭立志成為電動車的全球先驅。
政府也著手改善自行車和步行設施,及推廣公共交通以鼓勵民眾少用汽車,希望能減少單人使用1輛汽車的情況。居家的能源效率和保護則是另一個重點,將針對18萬戶家庭的牆壁絕緣進行升級,並改善能源效率,例如使用效率較佳的電器。
資料來源:
http://e-info.org.tw/node/27353 環境資訊中心

烏干達開設非洲首家愛滋病製藥廠

地圖

檢視較大的地圖
特色
烏干達開設非洲首家愛滋病製藥廠 撒哈拉以南地區是全球愛滋病感染者最多的區域。一家專門生產愛滋病治療藥物的製藥廠即將在烏干達投入使用,這是非洲首家愛滋病專門用途藥廠。
開設這家製藥廠的主要目的在於,削減購買進口藥品的成本。
烏干達衛生部長表示,由這家本土製藥廠生產的抗逆轉錄病毒藥品,將有望於明年1月投放市場。
據悉,烏干達總統穆塞韋尼將出席這家位於首都坎帕拉的製藥廠的啟動儀式。
截至目前,烏干達在抵制愛滋病的系列活動中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
降低成本
烏干達衛生部長史蒂芬﹒馬林加說,建造這座製藥廠是為了降低烏干達對愛滋病和其他傳染疾病必須藥品的進口依賴。
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是全球愛滋病及HIV感染者最多的區域。
烏干達藥品進口商Quality Chemicals將與印度製藥商Cipla聯手,向當地和非洲病患者提供愛滋病治療藥品。
烏干達衛生部長馬林加還說,"烏干達如果能擁有自己穩定的藥品生產源頭,我們就可以大幅削減從國外購買的藥品成本和運輸費用。"

資料來源:
http://news.bbc.co.uk/chinese BBC中文網